行书的词语属性
行书的词语解释
行书[ xíng shū ]
汉字字体之一。是为了使楷书更便于书写而形成的一种书体。它参用一些草书笔势,既不像草书那样牵连曲折,难于辨认,又不像楷书那样工整费力。形体省简,笔画流畅,日常书写比较省时省力。自晋以来,一直通行至今。
行书的百科含义
行书是一种统称,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。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,介于楷书、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,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。“行”是“行走”的意思,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,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。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。楷法多于草法的叫“行楷”,草法多于楷法的叫“行草”。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,而楷书是文字符号,实用性和艺术性相对不足。相比较而言,草书艺术性高,而实用性相对不足。
行书的详细含义
写作文书。
《管子·问》:“官贱行书,身士,以家臣自代者几何人?”尹知章注:“其人居官乃贱,自行文书,身任士职,輒以家臣自代,亦须知其数也。”《墨子·号令》:“挟私书,行请謁及为行书者,释守事而治私家事,卒民相盗家室、婴儿,皆断,无赦。”
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汉字字体。
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及总角,神识沉敏,风宇条畅,善行书。”唐张彦远《法书要录·张怀瓘书断上》:“案行书者,后汉潁川刘德昇所作也。即正书之小伪,务从简易,相间流行,故谓之行书。”明王鏊《震泽长语·字学》:“隶书悖而行书作,行书狂而草书圣。”巴金《秋》四四:“对联是何子贞的行书。”
八股文章的选集,所选大都是举人的作品。也称“行卷”。
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回:“自从那年到杭州,至今五六年,考卷、墨卷、房书、行书、名家的稿子,还有《四书讲书》、《五经讲书》、《古文选本》--家里有个帐,共九十五本。”参见“行卷”。